Just do it & Anything is possible




2018的台北馬拉松,可以列為我最感動的人生三場比賽。
第一場是2012法國梅鐸紅酒馬拉松,第二場是2014東京馬拉松,第三場是今年的台北馬拉松。
2012的紅酒馬拉松,是我人生的第一場全馬,我傻傻地完跑,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可以跑這麼遠,在這之前,我為了練習,最遠也只跑過15公里左右。
第二場是東京馬拉松,那次我用4小時49分鐘完跑,接下來很快又跑了名古屋,創人了人的最快速,4小時43分,然而,這就是我跑馬人生的最高峰。名古屋受傷之後,我慢慢地恢復,後來又因為身體和人生的種種因素,停了兩年完全沒有跑步。
去年年初,總算又開始慢慢跑了起來。但隔了兩年,加上沒有再像以前那樣規律勤跑步,每次不管全馬或半馬,都得花很長的時間。因為我一向是均速,半馬3小時完跑,全馬就是6小時。兩年都沒什麼改善,這次報了限5小時30分鐘完跑的台北馬,主要是希望督促自己多加練習,沒想到,工作生活種種藉口,除了10月底的半馬(又是3小時完跑),11月的練習量只有3K,12月跑前的練跑量不到20K。
跑友看著我的總練跑量和速度說:「你只能上回收車了。」
我說:「我從沒上過回收車耶。」
他說:「真的!那這次你可以坐坐看。」
跑前非常掙扎,不知有多少次想放棄,但我又是那種不輕易放棄的人。後來還是鼓勵自己,即使沒辦法完成,又怎麼樣,就去跑吧。
就這樣,睡了3小時,就跟了一群人跑了起來,因為一直認為自己沒辦法完跑,每5公里的計時,都讓我非常興奮,覺得自己又完成了5公里。台北馬很嚴格地限制關門時間,每通過5公里的計時,就代表我又通過了一次挑戰。一路一路,5公里又5公里。我想,如果可以過了30公里還沒上回收車,我就心滿意足。加上一路上工作人員一直提醒,以我們這樣的速度再不跑快點,應該無法完跑。到了20公里,就進入河濱,跑城市馬最討厭的就是進入永無止盡的河濱。下著雨,風又大,逆風跑得辛苦。但沒想到竟然跑過35公里,想說完跑應該有望了吧?到底何時才能離開河濱?
我沒有計時器沒手錶,完全不知時間。結果在37K時,工作人員說:「只剩5分鐘水門就要關了。快快快。」
5分鐘!水門在哪?我不管三七二十一,想說最後機會了,快跑!沒想到我竟然還有力氣跑起來,一直往前衝,和兩三個男生一衝過水門,水門的鐵柵欄立刻拉了下來。原來這是真的關門。本以為這樣慢慢地就可以到終點了吧。沒想到工作人員又說:「快跑,健康橋要關了。」天啊,又有另一個關門時間,我只好加速往前跑,結果,好不容易到了健康橋,工作人員說我們要關橋了。我和另一個女生,最後衝了進去。跑下橋時,進入萬惡的隧道,工作人員又說:「快,,這裡也有限時。」天啊,只剩2K,如果這時沒完跑該有多遺憾。我只好繼續拚命往前跑。一直跑一直跑,結果創了我人生的不可能,竟然在最後的最後跑進終點線。
* 我把歷年的跑步記錄寫在這裡,提醒並督促自己繼續往前跑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